印度扩大并购框架对投资者有何影响

Posted by Written by Melissa Cyrill Reading Time: < 1 minute
Available language

印度扩大了快速审批并购的范围,企业事务部于 9 月 4 日发布通知,将未上市公司的债务上限提高至 200 亿卢比,并放宽了在国家公司法法庭之外的并购审批,以支持成长期的公司。


印度企业事务部(MCA)已大幅扩大《2013 年企业法》下快速通道合并的范围,显著简化了特定企业合并的合规要求。此举旨在加快企业重组,疏通司法瓶颈,并为国内外投资者营造更可预测的环境。

并购机制的变化

印度企业事务部(MCA)于 9 月 4 日发布通知,对《2025 年公司(和解、安排和合并)规则》进行了修订。此次修订扩大了快速通道并购的适用范围,即无需经过国家企业法法庭(NCLT)冗长的审批程序即可进行的并购。

此前,只有小型公司、初创企业以及控股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才符合条件。新的框架允许:

  • 即使子公司并非全资控股的控股子公司合并。
  • 同一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之间的合并(如果转让方未上市)。
  • 未上市且债务未超过 200 亿印度卢比(约合 2400 万美元)且无贷款、债券或存款违约的公司合并。
  • 外国控股公司与印度全资子公司合并。

此外,第 25 条规则现适用于分立或业务转让计划,将救济范围扩大到传统合并之外。

为何这很重要

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些改革解决了印度企业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:耗时的并购审批。传统的国家企业法法庭(NCLT)程序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尤其是在涉及多个监管机构的情况下。

随着快速通道路线的拓宽,外部利益相关者有限或债务风险较低的公司能够更迅速地进行重组。这与财政部长尼尔马拉·西塔拉曼在 2025 年预算中承诺简化合并审批程序相一致,并有助于印度推动改善营商环境。

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,MCA 数据显示,国家企业法法庭(NCLT)有 309 份合并申请待审,另有 53 份快速通道申请仍在等待批准。政府希望通过将较为简单的案件从法庭分流出去,大幅减少这些积压案件。

咨询公司预计这些变化将具有变革性。通过国家企业法律庭(NCLT)批准重组计划,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还需通过证券交易所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(SEBI)的批准,这一过程往往要拖延数月之久——与商业现实相去甚远。新的通知预计将缓解这一痛点。

通过将未上市公司的债务上限提高至 200 亿卢比(是拟议规则中 5 亿卢比的四倍)印度企业事务部(MCA)表明了务实的态度,认可了成长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。

合规保障措施

在简化合并流程的同时,这些规则也增加了制衡机制:

  • 审计师证明(CAA-10A 表格)必须确认在发出通知或提交申请前 30 天内无贷款或存款违约情况。
  • 注册评估师报告(11 表格)必须提交给中央政府。
  • 当涉及行业公司时,必须通知诸如印度储备银行(RBI)、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(SEBI)、印度保险监管与发展局(IRDAI)和印度养老基金监管与发展局(PFRDA)等监管机构。
  • 上市公司必须向证券交易所提交方案以征求其意见。

这些保障措施旨在保护债权人和少数股东的权利,同时确保透明度。

对外国投资者的影响

对于有意在印度发展的跨国公司而言,扩大后的快速通道框架具有明显的优势:

  • 印度子公司与母公司或集团公司的整合更加简便,减少收购后重组的延误。
  • 债务水平适中的未上市投资组合公司的整合更加容易,这对私募股权投资者尤其重要。
  • 跨境集团重组流程更加顺畅,特别是对于通过印度子公司运营的外国控股公司而言。

这项改革还表明印度致力于使监管流程与企业时间表相符——这是寻求可预测性的投资者的一个关键因素。

总结

印度企业法改革标志着从程序到绩效的决定性转变。通过扩大快速通道并购的范围,印度企业事务部希望减少并购交易中的摩擦,并加快资本部署,而这对于管理时间敏感型机会的投资者而言至关重要。

加上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放宽,这些变化巩固了印度作为亚洲首要投资中心的地位。这一改革也恰逢其时: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的迅速变革重塑全球价值链,国际企业正在扩大其业务布局,而印度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寻求全球专业知识和外部资本。

India BriefingAsia Briefing 品牌下的五大区域出版物之一,由 协力管理咨询(Dezan Shira & Associates 提供支持。协力管理咨询是一家泛亚洲的多学科专业服务公司,通过在印度的德里、孟买和班加罗尔的办公室,协助外国投资者在亚洲开展业务。如需关于在印度开展业务的支持,请联系 india@dezshira.com。点击此处免费订阅《印度简报》的内容产品。

协力管理咨询还在 中国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、迪拜(阿联酋)、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孟加拉国、意大利、德国、美国和澳大利亚 设有办公室或合作伙伴,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支持。